沪江化学院士

发布时间:2023-07-10 浏览次数:10

进入上海的轮船

 The college campus is located on the harbor of Shanghai. The College is the first sight that is seen by the visitor to Shanghai by water.

 The student body has the constant inspiration of seeing the pulsing life of the world as the ships of all nations pass by.

这段话出自1922年的沪江大学年报(Shanghai College Bulletin),意译如下:

 “沿江进入上海的各国轮船,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所大学;

岸边伫立的学子看着往来的船只,不由得心怀激荡,感应世界的脉动。”

这段话既体现了轮船及其乘客的视角,也体现了岸边学校和学子的视角,颇具哲理,意味深长。前者是行进中的轮船,为“动”、为“他人”、为“外物”;后者是岸边伫立的学子,为“静”、为“自己”、为“内心”。来自世界各地的轮船,让岸边的学子意识到眼前的这条江是通向全世界的,来往的每一艘船把这个世界和上海、和自己连为一体。就像一个石子投入水中,打破水面的平静,激起一圈一圈的涟漪;眼前船只的往来体现了世界的脉动(pulsing),以小见大,视野磅礴,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种脉动也打破学子心中的局限,在学子的心中形成了共振。因此将“constant inspiration”意译为心怀激荡,可以和世界的“脉动”形成极好的对应。“感应”一词则进一步体现两者之间的共振,不仅仅是被动的感受,也有感受之际的相应。

这句话和卞之琳的名作有相通之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然而,沪江大学的这句话却更有深度,动静相应,物我两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流动的是江水、是轮船、是乘客,岸边伫立感应的是学子,收获的内心的丰富与激情。潜移默化中,沪江学子的视野沿着身边这条黄浦江通向了世界,这种视野与激情也成就了沪江学子的辉煌。

回望过去,仰慕先贤,这曾经的荣耀与辉煌承载着怎样的梦想!


沪江化学走出的院士

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在成立之初就开设了化学课程。此后,在魏馥兰、刘湛恩、梅佩礼、郑章成、唐宁康等人领导下,沪江化学迅速发展,师资力量极为雄厚短短几十年里,培养出了众多的知名学者或社会精英,成为当时教育界的领先学科或专业。纪育沣、王序、郭慕孙、汪尔康、胡壮麒、沈之荃、黄葆同、戴立信、刘元方、吴浩青侯祥麟11位院士更是沪江化学王冠上的明珠,其中曾任教沪江大学的1人、毕业于沪江大学的6人、短暂求学沪江大学的3人、毕业于沪江中学的1人。

沪江大学原址上发展起来的亚虎娱乐官网游戏老虎机继承了沪江大学 “信、义、勤、爱” 的精神,亚虎娱乐官网游戏老虎机也秉承沪江化学信念:“格物致知、求真求义”,为上理化学的振兴而努力奋进!

回望过去,仰慕先贤,这曾经的荣耀与辉煌承载着怎样的梦想!愿有一日,上理化学的振兴能回报沪江化学曾经的辉煌

纪育沣

育沣(1899-1982, 浙江鄞县人,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21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武昌大学、东北大学、厦门大学(第三任化学系主任)、浙江大学、广西大学、上海医学院、西南联大等校,也曾在雷氏德医学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此后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并担任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副所长。

纪育沣的主要研究包括嘧啶、噻唑、喹啉等类杂环化合物,中草药化学成分,维生素B1全合成,抗疟药物,抗血吸虫病药物,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以及在动植物产品中的分布等诸多方面。

纪育沣是一位爱国科学家。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上海沦陷,日伪聘请他任职,他坚决拒绝,而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只身到重庆,继续在迁入内地的上海医学院执教,并担任药科主任。

王序

王序(1912-1984),江苏无锡人,中国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35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后获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职浙江大学化学系、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医科大学),担任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主任及药物研究所所长。历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政协常务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组副组、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化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化学会理事长、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以及《化学学报》、《药学学报》编委和《化学通报》主编等职。曾被评为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当选全国群英会代表获国家发明奖。

郭慕孙

慕孙(1920-2012),原籍广东潮州,出生于湖北汉阳,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瑞士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43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相继在上海汉堡化学厂和生化药厂任化学师,1946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工系硕士学位。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历任研究员、代所长、所长。先后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组建中国颗粒学会,并出任首届理事长;创建《中国颗粒学报》,并出任首届主编;担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奖。2008年被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评选为化学工程百年开创时代50位杰出化工科学家之一。郭慕孙是中国流态化学科研究开拓者,中国过程工程、生物化工和颗粒学三个学科的创建人

汪尔康

尔康,1933年生,江苏镇江人,电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52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1959年,获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化学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所长等。先后被聘任为美国Houston大学客座教授、法国Bourgogne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担任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电分析化学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由于在电分析化学方面的成就,1997年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内瓦)创新发明奖和伊朗第十届霍拉子米科学优秀奖。

胡壮麒

壮麒(1929-2016),上海人,金属材料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1952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高温合金与特种铸造研究室主任、快速凝固与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中国材料学会理事,东北大学、哈工大、沈阳工业大学等十几所大学的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英文版《材料科学技术》杂志主编,《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顾问。

胡壮麒长期从事高温合金、非平衡合金的研制及其它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及省、部级各种奖励10余项。

沈之荃

沈之荃,1931年生,上海人,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2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先后任职于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浙江大学。曾任浙江大学化学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理事和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1998年当选为第二届中国 “十大女杰

沈之荃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和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攻过渡金属和稀土络合催化聚合。研制出的三元镍系顺丁橡胶成为中国万吨级顺丁橡胶工厂聚合工艺的基础。并在创建稀土络合催化聚合和开拓稀土化合物作双烯烃定向聚合催化剂,炔烃聚合催化剂和开环聚合催化剂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黄葆同

葆同(1921-2005),上海人,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0考取沪江大学化学系,1942年转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学系毕业。获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学院有机化学硕士学位、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有机化学博士学位。

先后任职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工学院塑料研究室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并担任副所长。历任第六、七、八届中国人大代表,中国化学会理事、常务理事、高分子专业委员会委员、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化学组成员。并任吉林省政协委员,省、市化学会副理事长,市科协副主席。

黄葆同的五九酸钒新催化剂体系乙丙聚合组新催化剂/活化剂的研究,曾获中科院一等发明奖各一项。合成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段的嵌段和接枝共聚物的研究成果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戴立信

戴立信,1924年生,北京人,祖籍江苏省句容县,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2-1943年就读于沪江大学化学系,1943年转入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曾工作于上海钢铁公司、华东冶金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担任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生命有机化学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元素有机化学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戴立信先后担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世界华人有机化学家会议国际组委会委员。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刘元方

元方,1931年生,浙江省镇海人,放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8-1949年求学沪江大学化学系,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任职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化以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历任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副主任、中国核学会和中国化学会的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防科工委高放射性废物处置专家组副组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放射化学与核技术委员会主席、国际《放射化学学报》顾问编委,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兼任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刘元方在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领域作过许多开拓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在创立和建设我国第一个放射化学专业的教育事业中做出了贡献,1986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吴浩青

浩青1914-2010),江苏宜兴人,电化学家、中国电化学研究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沪江大学。

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先后在浙江大学、国立湖南蓝田师范学院任教。1946年到沪江大学,教授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1949年出任沪江大学事务委员会主席、校务委员会委员。

 1952年院系调整,吴浩青调至复旦大学化学系,历任化学系副主任、主任,推动了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发展。

吴浩青是中国电化学的开拓者之一,1957年筹建了中国高校第一个电化学实验室。手机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然而鲜有人知道,手机所用锂电池的理论基础,就是吴浩青院士的锂电池“嵌入反应机理”。比日本学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第一篇关于锂电池的文章整整早10年。

侯祥麟

侯祥麟(1912-2008),广东汕头人,化学工程学家,燃料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1927年入沪江大学附属中学学习,翌年进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念高中,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1935年考取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生,1945年到美国卡乃基梅隆大学攻读化学工程学,获科学博士学位,并任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副研究员。1950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燃料研究室研究员兼化工系教授。1952中科院工业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代主任。1958调入石油科学研究院,先后任副院长、院长。曾任石油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发明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兼化学化工评选组组长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振华基金会副理事长。1986年获马太依国际科学技术奖。

13